近日,信息学院邹毅课题组受邀在《应用物理评论》(Applied Physics Reviews) 发表了题为“Advancements in miniaturized infrared spectroscopic-bas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ensors: A systematic review”综述论文,对基于红外吸收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的小型化设计设计做了系统性的回顾。该论文被选为期刊的Featured Article。
Hear the latest progress of EZ-Lab.
近日,信息学院邹毅课题组受邀在《应用物理评论》(Applied Physics Reviews) 发表了题为“Advancements in miniaturized infrared spectroscopic-bas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ensors: A systematic review”综述论文,对基于红外吸收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的小型化设计设计做了系统性的回顾。该论文被选为期刊的Featured Article。
光子带隙 September 13, 2023
光子晶体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周期性结构,具有和电子系统类似的带隙特性,可用于调控特定波长的传输,在片上光子操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邹毅教授课题组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程振洲教授、刘铁根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采用形貌修饰优化硅基光子带隙波导器件的方法。相关成果以“Hyperuniform Disordered Solids with Morphology Engineering“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光子芯片是后摩尔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计算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波导阵列是光子芯片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集成光子系统中占用面积最大的元件。密集波导阵列既可以实现波导元件的高密度集成,显著降低片上占用面积和成本,同时也可提高诸如相控阵和空分复用等器件的性能。但是,由于光子的隧穿效应,相邻波导间的光信号并不能被完全隔离,形成了波导间信号的串扰,并且这种串扰会随着波导距离的减小而急剧增大,极大地限制了片上集成度的提高,是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